目前分類:回忆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1992年,我因恼怒官官们巧立名目,横征暴敛,发动并领导了反摊派,带着绝大部分业户“反”出汉正街,创建了“汉口新火车站小商品市场”(现改为华南海鲜市场)。岂料,天下乌鸦一般黑,江汉区的官官比桥口区的官官还“饿”得狠些,爪子又长又利,推翻原来所有承诺,七抓八挖,打乱我的计划,把一个红红火火的局面折腾得冷冷清清,要死不活。一气之下,我决意辞职退下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报告蒋总统

一个轻柔的女音;

“安东鷟山,安东鷟山!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〔编按〕一个十五岁的少年,为了追求光明与真理,瞒着家长偷偷收听美国之音,因而被公安局抓进大牢关了近二十年。他受尽酷刑,终于冲出铁幕来到自由世界,当上了美国之音记者,当选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暨文学委员会主席(相当于大陆的全国作协主席),还写了一百多本书,现任香港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。这就是本书的梗概。

胡志伟,香港传记作家、文学评论家、曾任徐吁创建的香港英文笔会【HONG KONG P.E.N.(ENGLISH)CENTRE] .会长,现任香港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。2001年由刘宾雁邀请加入本会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少年时代,每逢暑假,除了到汉水和罐子湖游泳,扒蛐蛐、斗蛐蛐是我最喜爱的娱乐了。而初二的夏天成为巅峰期。

蛐蛐是武汉人的俗称,它的学名叫蟋蟀,又叫促织、趋织、吟蛩,不过高雅的北京人也呼作蛐蛐儿。可见,武汉人俗也俗不到哪里去。关于蛐蛐的故事和诗歌,数不胜数,难以枚举,最著名的当然算《聊斋》里“促织”和《济公传》里“济公斗蟋蟀”,还有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那句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”也为人熟知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那个年代的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注定要毫不含糊的走出去,走出我们低矮的天幕和狭窄的白洋淀,走出我们的白洋淀初晕。

那年我身边有个沙布,那是个刚从部队回来不怎么安分总要生事的小沙布子。那天我们给小沙沙创意笔名,我说我们萨特我们布勒东,你叫沙布吧,哪天存在主义在中国遍地开花,你你就是萨师师,哪天超现实主义在中国全面发芽,你就是小布豆芽,小沙沙将信将疑,我说兄弟啊你这是未出作品先出盛名,从了吧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出生年代,恰逢中国和苏联阵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交恶、文革即将来临的年代。除了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断交,中国又多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这个敌人。与世界两大超级大国交恶,又刚度过三年自然灾害,这使得那个时代的空气里充满着一种孤立于世界的愤懑与不甘,也充满着政治上的孤注一掷的爆炸气氛。在我三岁进入幼儿园那年,文革终于爆发。

要上幼儿园,我终于从奶奶家回到父母住所——黄冈地委大院。当时我家仍住在母亲的祖屋,那是晚清时当黄州府协统(军分区司令员级)的曾外祖父留下来的老宅。那一片老宅,黑瓦白墙,大约有数千平米。瓦屋环绕着一颗参天的老樟树,院内还有数口水井,几乎装下了整个地委印刷厂的职工外加地委干部。留给我家的,仅仅只两室一厅。厅很大,起居室大约四五十平米,铺着厚厚的原木地板。地板经上百年磨损,露出一道道筋络,还有不少树洞,记得两三岁时内急,顾不得找尿壶,便蹲下冲洞里“哗哗”浇尿,倒也顶解决问题。父母居室窗外有一口枯井,很浅,幼时我们时常在里面跳出跳进。只是那棵老樟脑真大,百年枝桠织成遮满小半个大院的树荫,遮蔽着满院戏嬉的上百个孩子!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寒雾茫茫

 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OLYMPUS DIGITAL CAMERA

冬天是否过去?他问自己。这是何等漫长的冬天——老友傅雷让他到家里,设计一个玫瑰花架子,没过几个月,傅雷和夫人批斗后双双服毒自尽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即使直到现在,我也总是认为过早的脱离了体制内教育。由此,我把自己至今没有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,归咎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辍学。尽管我现在的身份是一个真正的职业艺术家,可是按照我父亲的话说,艺术家,不能当饭吃。就算你因此能吃的很饱,也不能算做解决了温饱。

人,终究还是会饿的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树干

有一段时间,树干和我最要好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编者按语)当年老木编的《新诗潮诗集》尽管铅字印刷,后来被中宣部判为非法出版物,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它的地下文学性质。老木编的《新诗潮诗集》、徐敬亚和孟浪等人编的《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》是那个年代重要的文学事件。而老木的境遇,也象征了八十年代地下文学的境遇;八十年代结束于一片枪声,而中国的地下文学在一片枪声中发生摇晃。老木的身影从中国本土飘零到巴黎街头,张慈的文章向我们透露了老木在八十年代某些影像片段,而这却依然无助于我们对今日老木之境遇的想像。

今天的老木在哪里?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堆白骨,两根皮带(惊悚故事之十四)

1965年,大学毕业后,我先在襄阳隆中劳动锻炼,继而到伙牌公社搞“样版田工作组”,这两次经历,让我对农村生活和农民生存状态有了一些感性认识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是在冬天到上海的,那是我去香港后第一次出境。心情激动、兴奋、狂热。像一只被关了多年仍渴望飞的鸟。走在衡山路上,被一排排法国梧桐树迷住了, 树叶顶端,那成排的老式洋房也使我欣喜不已,我为此多看了几眼,仍不能释怀。想起儿童时代在邮票上对江南民居痴迷的情景来。我对建筑的喜爱不仅仅是对建筑 本身,而是对建筑里面的人也充满了好奇。

晋逸在衡山路附近租了套洋房。她在公园接我的时候,上海的天气清冷但不干燥。我穿着那件红色长大衣和格子短裙,黑色长围巾。她说我,几年不见,竟然 也是那样神采奕奕,步履轻盈。确实,我一走出机场,就有被释放的快感。说明我对香港已经厌倦透顶了。因此,脸上也多了几分生动的表情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九七六年九月的那个下午

九月,暑气尽褪,空气中隐含着肃杀的气氛,阳光冷冷地映射在墙上。墙上,泥灰剥落,坚的半个身影被映在墙上,脸上是青春痘留下的凹坑。坚表情冷峻, 其中掺杂着几分痛苦。这时候的坚,癌症晚期的症状已开始显现,疼痛已开始向他的身体攻击,但这种痛苦还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。所以,这时候的坚,冷峻的表情 由于疼痛而被强化了。

文章標籤

自由寫作網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